濰縣蘿卜的來曆
2020-03-14
濰縣蘿卜的培養已有300多年的曆史。清乾隆年間的《濰縣誌》就有關於它的記載。在古代,濰縣蘿卜常常被當作貢品進獻給朝廷。現在,遠銷香港地區、東南亞諸國及國內各首要大城市,十分受歡迎。
濰坊蘿卜之傳統名謂“濰縣蘿卜”,因源於老濰縣。老濰縣是現在濰坊市濰城區和奎文區的一部分。據說,濰縣蘿卜種子拿到外地栽培,結果都不成。究其原因,水土異也。更有傳言,濰坊蘿卜僅一小塊地而已。但是,據有關人士考證,濰縣蘿卜有上乘精品。其產地謂:“北宮後、北宮前,郭家莊子、劉家鄉。”所謂北宮後、前,即北宮的北、南方向;郭家莊在北宮東,劉家鄉在北宮西。也就是說,環繞北宮一帶的土地出產蘿卜,是上乘精品。北宮舊址,在如今的濰坊一職業中專一帶。 濰坊蘿卜培養已有300多年的曆史,種類也形成了大纓、小纓和二纓3個品係。3個品係的特征根本類似,葉均屬花葉型,每葉有裂葉8-10對,葉色深綠。肉質根均呈圓柱形,地上部占全長四分之三,為青綠色,地下部占四分之一,為白色,這便是濰縣蘿卜與其他種類的區別。上乘精品濰縣蘿卜,個高六寸,直徑寸半,其櫻葉綠色,外皮黑綠色,尾部白色,內瓤青綠,絕無白糠花,清香,汁多且甜,皮微辛,甚是可口。濰縣蘿卜既可做蔬菜,也可生食。做菜凡炒、拌、燉、醃均當地秋、冬、春三季首要蔬菜之一。